竞赛

首页 > 教学 > 竞赛 > 正文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发布时间:2018-10-29阅读数:

2018年4月25日,我院由“艺术传媒系”更名为“艺术传媒学院”,这是我院发展里程碑中的重要一幕,也是全体艺术传媒教师执教生涯和2000余名艺术传媒学子学习生涯中见证的一件历史幸事。我院为了更好地及时落实《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品牌宣传方案》,同时进一步提高我院在省内外的知名度和专业度,2018年6月启动了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大赛,该大赛以视觉传达教研室为组织单位,面向全院师生征集院标设计活动,历时近6个月,充分保证了设计参与方和社会各界对此次大赛的参与度、反馈度和专业度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教研室初选作品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教研室初选现场

本次标识形象LOGO设计大赛汇聚全院师生的智慧和结晶,6月中旬由视觉传达教研室推选出符合艺术传媒学院学院风貌和学术精神的30LOGO设计的作品。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后由由智英斌院长牵头分管学工副院长盛卓立老师以及所有艺术传媒学院教师一起投票参与评选,又甄选出15副作品进入到设计修改阶段。本学期10月15日入围作品参考学校出台的VIS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最终选出10幅获奖作品,并予以公示。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二次投票评选点评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二次投票评选现场1)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二次投票评选现场(2)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应用

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说明:

1.LOGO灵感:

本设计灵感来源于“艺”字,在设计过程中,将字体进行抽象,概念化的变形,化繁为简。整体采用扁平化创作风格,简单大气。

2.LOGO演绎:

“艺”字上半部分,将“草字头”转化成视觉元素提炼后,简化为一条直线。

“艺”字下半部分,将“乙”字进行图形概念化,变形为两个半圆弧形状相接。

3.LOGO涵义:

Logo体现着艺术传媒学院“艺家人”并“一家人”的共同追求,共创未来;在外形上像万卷书籍,寓意教书育人,书中自有黄金屋,艺术创作中读书的重要性;也像正负两极的磁铁,寓意艺术的魅力,相互吸引;还像交叉的两个手臂,寓意着相互交流与沟通,艺术作为传播媒介,有着重要的传媒作用。

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大赛获奖名单:

一等奖:梁娜

二等奖:高立彤、薛达

三等奖:薛达、秦洁玉、李少圆

优秀奖:王志伟、郝雅鑫、杨帅、刘旭沂

优秀指导教师奖:孔霞、闫晓英、杨丽蕊、杨帅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获奖学生证书

【竞赛成果】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

优秀指导教师证书

此次标识形象LOGO设计大赛推选和最终确定的方案使我院教师和学生的理论创意得到了真实的创作体验,同时更多的激发了学生对专业素养培养的积极性,为我院师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学习研究氛围引领了正确的方向。

后记:

为了深入落实我省大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的战略方针,努力践行学院董事会提出的立足当地经济、服务地方百姓的办学理念。艺术传媒学院近年来在夯实专业建设、提升专业品牌,塑造专业形象上已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专业特色的发展格局,其专业影响度、就业反馈度、社会声誉度逐年提升。

在这个发展格局中,最重要的是我院继承了学校实施的“通识教育+完满教育+专业教育”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个相互融合、相辅相成、良性互动的人才培养关系下,艺术传媒学院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逐步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有效推进党建团促建设,聚力提升品牌推广建设,在落实学校招生就业、新闻推广、品牌宣传等方面充分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和师资优势,走出了一条“专业教育+完满教育1+1>2”为引领,“学科竞赛+校企合作+就业引导”为方向的品牌推广之路。

艺术传媒学院品牌推广之路将以标识形象LOGO设计发布为契机,以教学为根本、以市场为主体,以就业为向导。夯实自己的专业实力,提高师资的业务水平,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最终桐引凤,再创辉煌。
 

 下载信息  [文件大小:2.76 MB]
点击下载文件:艺术传媒学院标识形象LOGO.zip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作者:撰稿:梁娜 校稿:张晓龙 编辑:yishuchuanm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