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热浪撞上期末备考的紧张节奏,当毕业季的蝉鸣裹挟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异科导师们用充满温度的活动,为小艺学子们编织了一张治愈与力量交织的网。
【任文姣】干花雅韵:期末压力的消融之旅
夏日的热浪与期末的忙碌弥漫在校园,期末备考的氛围愈发浓烈。异科导师任文姣携手小艺学子用沉静取代喧嚣,在杏花书院表达力大厅开展了一场“以花为媒,框景成画”的DIY干花相框活动,让艺术之美在指尖绽放。

任文姣老师首先向学生介绍了干花材料的特性,指出干花在失去水分后形态和纹理更加清晰稳定。她讲解了相框构图的基本方法,包括色彩搭配、疏密关系和意境表达,并简要演示了粘贴技巧,并着重强调了创作过程的自由性和个人表达。同学们围绕长桌就座,利用准备的干花材料、空白相框、胶水、剪刀、胶枪等制作工具,在老师指导下学习如何通过疏密布局与色彩层次传递意境。在制作期间,学生之间会有关于材料选择、色彩搭配或粘贴技巧的低声交流与讨论。任文姣老师在旁观察,针对同学们提出的具体问题,如花材粘贴不牢或构图不满意等问题提供即时的、实用的建议和帮助,鼓励大家灵活处理。同学们耐心处理花材的易碎性,并调整构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完成了自己的干花相框作品。原本脆弱的干花被赋予新生,成为表达情绪的媒介。


相框中的花叶,凝驻了它们最美的姿态。而对小艺学子们而言,所收获的心灵馈赠远超预期——指间的花影终会褪色,然而那份疗愈的种子,早已悄然在心间扎根、抽芽。这场艺术实践,收获的不仅是相框,更是一份让心静下来的力量。当期末的压力仍如潮水般涌来,至少那个午后,那方小小的相框,已为年轻的心灵筑起了一个珍贵的避风港。

【郑琦】青春启航:大学初体验与新知的交融
在蜿蜒的林荫大道上,蝉鸣与微风交织成毕业的序曲,光影斑驳间,青春的离歌正悄然奏响。这条承载着无数欢笑与泪水的道路,见证了一届届学子从青涩走向成熟。而今,又一批小艺学子即将在此告别校园,奔赴山海。异科导师郑琦以匠心独运的方式,为这群即将启程的追梦人镌刻下永恒的青春印记——一枚枚精心定制的毕业徽章,如星辰般缀满他们的学士服,照亮前行的征途。


一枚小小的徽章,打开了异科学生与异科导师郑琦老师的对话。对于已顺利获得offer的同学,郑老师叮嘱道:“职场如海,愿你们永葆求知之心,以勇气为帆,以专业为桨,在风浪中锤炼出属于自己的航道。”而对于仍在求职路上探索的学子,她则化身引路人,耐心倾听困惑,剖析症结:“每个人的花期不同,但终会绽放。相信自己,前路自有繁花相迎。” 郑老师的关怀,远不止于职业规划。凭借多年的经验,她敏锐地捕捉到毕业季特有的情绪暗流——离别的愁绪、对未知的忐忑,都可能化作无形的重负。她以自身经历为引,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引导学子们以更豁达的视角审视人生起伏。
这枚徽章,是时光的缩影,亦是信念的徽记;林荫大道的尽头,是更广阔的天地;而徽章的光芒,将永远映照着小艺学子们前行的路。毕业不是终点,是下一场远征的坐标。愿此去繁花似锦,再相逢依旧如故。


从指尖的干花艺术到胸前的信念徽章,两场活动如同一束光,照进小艺学子们的心房。愿这份由异科导师带来的温暖与勇气,伴随他们在期末的征途中静心前行,在毕业的新起点上无畏远航。未来纵有风雨,此刻的匠心与爱,已在小艺学子的青春里刻下永不褪色的印记。
(撰稿:赵 蓉 马佳颖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 摄影:艺术传媒学院 责任编辑:任海仙 秦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