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

STUDENT AFFAIRS

完满教育

首页 > 学工 > 完满教育 > 正文

【志愿服务】飞扬调色盘 绘尽太平帆——太平庄志愿墙绘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8阅读数:

“丹青绘红韵,艺术筑乡魂。”5月25日清晨,阳光从晨曦云间穿透下来,破晓的气息带着晨露悄悄来到新的一天来自艺术传媒学院的20名志愿者跟随着指导老师张天歌的脚步抵达太平庄村,在村支部书记与妇女主任的带领下精心选择了一面金灿灿的墙壁准备开展今日的墙绘活动。将太平庄村一面斑驳的老墙化作流淌着热血与希望的画卷。


十数支画笔已如剑出鞘。志愿者们踏着熹微的天光,在斑驳的老墙前摆开颜料阵——朱砂与群青在调色盘上厮杀,钛白同赭石于釉碗中交融,恍若一场色彩的兵戈征伐。领队教师以率先剖开时光的痂壳。柔软的狼毫沿着墙皮剥落处游走显出一道青铜军号的轮廓,霎时画笔齐飞。有人以鬃刷为矛,蘸取熔金般的朱红颜料,在军号下方铺开翻卷的赤绸。羊毫扫过处,绸缎如烈焰升腾,又似血浪奔涌


此次创作将专业教学、思政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志愿者们以敬畏之心对话历史,以创新之力激活乡土展现了新时代艺术工作者的使命担当。不论是金色的号角还是红如滴血的绸缎,无一不体现出红色思想与乡村振兴的美好追求。 放眼看去,墙体原有的裂纹被巧妙转化为军号的历史斑痕,风雨侵蚀的色差则成为青铜质感的天然底色。


这幅精致的作品,以极具张力的艺术语言诉说着永不褪色的精神传承:苍劲的手掌托起锈迹斑驳的军号,飞扬的赤色绸缎卷起历史烟云,晨曦穿透层峦叠嶂的远山,为“红色记忆”的艳红题字镀上璀璨光芒。张天歌老师手持调色板向志愿者们讲解:“军号上的每一道裂痕都是岁月的勋章,我们特意保留墙面的沧桑肌理,让革命记忆与乡村振兴在此刻共鸣。”

当志愿者的画笔亲吻过每一道墙隙,艺术便不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与土地共呼吸的觉醒。这些年轻的手掌既抚平了岁月的褶皱,又保存了时光的年轮,让红色记忆在当代语境的转译中,生长出跨越时空的生命力——那是技艺与信仰的双重淬炼,是青春与历史的合谋,更是艺术介入乡村振兴最炽热的实践宣言。


阳光中,墙绘上的军号仿佛正发出无声的召唤。它唤醒了沉睡的乡土记忆,更奏响了新时代的奋进强音——这是艺术与热土的赤诚相拥,是红色基因与青山绿水的深情对话,更是万千乡村振兴故事中,一曲用青春与丹青共同谱写的瑰丽诗篇。

(撰稿:赵静怡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  摄影:赵静怡  责任编辑:任海仙 程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