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榴花照眼明,粽叶飘香迎端午。2025年5月19日,晋中信息学院毣谷书院望野·共享厨房内粽叶翻飞、笑语阵阵,艺术传媒学院视觉(对口)2401班“粽艺‘造’起来”主题活动在此火热开展。这场集传统技艺体验、创意设计比拼于一体的文化实践,让青年学子在动手创作中触摸历史脉络,用青春视角重新诠释端午文化的独特魅力。
活动以“粽艺‘造’起来”为主题,聚焦端午节包粽子的传统习俗,旨在通过实践体验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当前青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多停留在碎片化知识层面,缺乏深度参与和情感共鸣。”“我们希望通过‘传统技艺+创意设计’的形式,让同学们在动手过程中感受端午文化的内涵,同时用年轻化的视角赋予传统习俗新的活力。”
活动现场,负责人通过播放制作粽子的教学视频,详细讲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包粽子的历史渊源及传统技法。从粽叶的选择与清洗,到糯米的浸泡与调味,再到馅料的搭配与包裹技巧,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学习每一个步骤,在了解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对“端午插艾、祈福辟邪”“屈原投江、爱国精神”等文化符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动现场,负责人通过播放制作粽子的教学视频,详细讲解了端午节的起源、包粽子的历史渊源及传统技法。从粽叶的选择与清洗,到糯米的浸泡与调味,再到馅料的搭配与包裹技巧,同学们全神贯注地学习每一个步骤,在了解传统工艺的同时,也对“端午插艾、祈福辟邪”“屈原投江、爱国精神”等文化符号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动前期,学生通过随机分组组成协作小组,每组需共同完成材料领取、粽子制作及场地整理等任务。在制作过程中,粽叶破损导致漏米、棉麻绳捆扎不紧导致粽子散开等问题频发,各小组需通过讨论和尝试寻找解决方案。“我们一开始包的粽子总是‘开口’,后来发现是粽叶折叠角度不对,通过调整角度和增加捆扎次数才解决问题。”小组负责人李同学分享道,“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更让我们学会了如何在团队中沟通协作、解决实际问题。”

粽叶青青裹温情,创意满满展新篇。“粽艺‘造’起来”活动在欢声笑语中圆满落幕,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永远在路上。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端午习俗的体验之旅,更是一场青年学生与传统文化的对话之旅。同学们用双手创造出兼具传统韵味与时代气息的粽艺作品,用行动诠释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担当。

活动尾声,一场别开生面的“粽艺品鉴会”将气氛推向高潮。同学们围坐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粽子,分享着活动中的趣闻与感悟。“原来包粽子需要这么多技巧,老一辈的手艺真的很了不起。”“我觉得我们的创意粽完全可以做成文创产品,说不定能成为新的‘网红’呢!”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言语中满是对传统文化的新认知与新期待。

从一片粽叶到一个粽子,从传统技艺到创意表达,“粽艺‘造’起来”活动用充满烟火气的方式,为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播打开了新视野。它让我们看到,传统不是束之高阁的典籍,而是可以被青年学子捧在手心、融入生活的鲜活存在;文化传承也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需要在创新中寻找当代价值的创造性转化。
当最后一片粽叶被细心收好,当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粽艺作品”满载而归,端午的文化基因已悄然融入他们的青春记忆。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文化实践,让古老的智慧在青年手中绽放新光彩,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时代浪潮中持续“潮”起来!
(撰稿:尚金梅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视觉(对口)2401 摄影:尚金梅 责任编辑:任海仙 程昭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