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

STUDENT AFFAIRS

完满教育

首页 > 学工 > 完满教育 > 正文

【志愿服务】青春“艺说” 非遗talk show——青春文化宣讲专项志愿服务队

发布时间:2024-12-18阅读数:

“华夏瑰宝,非遗流芳;岁月遗珠,千古传扬。”12171000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青春文化宣讲团成员于无边书院“职”说空间B举办的“青春‘艺说’ 非遗talk show”活动,以即兴评述的形式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开辟新径。让同学们深入探究山西各地特色非遗,在宣讲会中,以生动故事展现非遗魅力与地域文化。

观影像 探非遗之蕴

活动以观看《非遗里的中国》这部聚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频拉开序幕,同学们跟随志愿者的讲解深入剖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与范畴。那些濒危的非遗技艺和传承者们执着坚守的画面交替浮现,深刻揭示出非遗保护工作刻不容缓的现状,也让同学们对非遗所承载的厚重历史与文化内涵有了更为直观的感知。

赏晋艺 品非遗之美

分享者们以饱满的热情和丰富的知识储备,为大家逐一解读山西非遗的瑰宝——打铁花、脸谱、剪纸与运城花馍。打铁花,那是民间艺人在夜空中挥洒的炽热艺术,铁水翻飞,似繁星坠落,每一簇金花都是对勇气与技艺的极致考验;脸谱,则是传统戏曲舞台上的灵魂之窗,红黑黄白,忠奸善恶,一笔一划勾勒出人物的性格与命运;剪纸艺术,剪刀与纸张共舞,花鸟鱼虫、人间百态皆在方寸之间栩栩如生,诉说着民间艺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美好祈愿;运城花馍,将面食文化与民俗寓意完美融合,造型千变万化,或为龙凤呈祥,或为果蔬瑞兽,每一尊花馍都承载着独特的民俗风情。

论传承 绘非遗之象

围绕自己心中印象最为深刻的非遗项目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在A4纸上尽情挥洒创意,将内心深处对非遗的理解与感悟化作一幅幅色彩斑斓的画作。有的小组用细腻笔触描绘出打铁花的绚烂盛景,有的则以夸张手法展现脸谱的独特魅力,还有的通过剪纸风格的绘画诠释对传统剪纸艺术的热爱,这些画作不仅是同学们创意的结晶,更是非遗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的生动见证。

刘全旺同学说到:“让更多人看见,非遗才有活力。非遗不是高高在上的象牙塔,而是融入日常的生活之美。无论是市集摊位上的一块手作雕刻,还是展览中一幅精致蜀锦,它们在被更多人接触和了解时,才能真正"活"起来。文化传承,需要观众”

竞知识 扬非遗之辉

知识竞答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主持人刚念出题目,同学们便纷纷举手抢答,“我知道!”“这个我会!”的声音此起彼伏。每一个正确答案的揭晓,都伴随着一阵欢呼与掌声,而每一次错误的回答,也引发了大家的深入思考与热烈讨论。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不仅展现出了对非遗知识的浓厚兴趣和扎实储备,更在竞争与合作中,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理解与热爱。

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形式,引领同学们深入探索各地特色非遗。以鲜活故事为纽带,串联起非遗与地域文化的深厚渊源;借小组讨论与知识竞赛的平台,打破地域与认知壁垒,全方位展现非遗文化的丰富多元与独特魅力。活动不仅激发了学生对非遗的好奇与探索欲,更在校园中播撒下传承的种子,培养其文化认同感与传承责任感,为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让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的校园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光彩!

(撰稿: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  摄影:张耀文  责任编辑:任海仙 秦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