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工

STUDENT AFFAIRS

完满教育

首页 > 学工 > 完满教育 > 正文

【志愿服务】非遗也疯狂 小艺学子的“花”灯狂欢派对——“拾遗记”非遗传承在行动之非遗鱼灯

发布时间:2024-04-19阅读数:

“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鱼灯是传统民俗舞蹈的道具,由竹蔑绑扎成鱼的形状。鱼灯历史悠久,明朝历史歌谣中便有记载:“正月里来闹鱼灯。”4 月 17日14:00-16:00,艺术传媒学院“拾遗记”非遗传承在行动专项志愿服务队于三达书院会议室开启了一场酣畅淋漓的非遗鱼灯制作活动,其制作过程仿若一门精雕细琢的艺术,展现着手艺人的巧思与智慧,繁琐而精细,从选材到黏合到上色,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参加者们亲手制作鱼灯,探索其中奥秘,将传统文化的传承并发扬。

 “创意之花,在指尖绽放。”活动现场,参加者们在志愿者的讲解下,精选适宜的竹子。竹条细细,却柔韧有力。打湿后的竹条便更加具有弹性,后根据鱼灯的形状和大小进行裁切,形成一个个圆环,便确定了鱼身的高和宽,接着,使用细小的绳索或金属丝,将各个圆环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连接过程中,需要仔细调整每个部位的位置和角度,以确保鱼骨架的稳固性。一根根竹条在手中穿梭与圆环相交,逼真的鱼骨架逐渐形成。制作过程中,学生们不仅仅是简单地学习,更是深入挖掘鱼灯的历史文化内涵,领略着非遗文化的博大精深。

“艺术之魅,尽在鱼灯之中。”参加者们通过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发挥无限的创意,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制作出的鱼灯造型各异、精巧灵动,每一盏都蕴含着大家的心血和情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参加者表示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它不仅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非遗文化的无穷魅力,更在他们心中点燃了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的熊熊烈火。这把火,将在年轻一代的心中继续燃烧,生生不息。”

“传承之火,生生不息。”非遗鱼灯制作活动,乃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相互交融的华丽盛宴,亦是一次艺术与创新激情碰撞的奇妙之旅。制作过程还结合了现代元素,为鱼灯注入了新的创意和生命力,使得这些传统工艺品在保留原有的韵味的同时,也展现出了现代艺术的美感。志愿者们纷纷表示,他们将致力于将这一古老的技艺发扬光大,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他们计划将这次的作品带上学院“非遗文化艺术节”,让全校学子亲身感受那份来自古时的神秘与魅力。

 (撰稿: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  摄影: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志愿服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