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激发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提高大学生校园主人翁意识,展现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拓展相关专业学生的设计审美水平,深化“非遗进校园”,弘扬“工匠精神”,将“拾遗记”的理念价值得以升华。特此,艺术传媒学院学生会学习部于2021年6月18日16:00在艺术楼303举办“传世芳华 惠泽后人”艺彩论坛系列活动第三十四期。
通过精心组织和广泛宣传,同学们的参与热情空前高涨。首先,主持人向大家讲解了微景观DIY的使用的材料、布局等。接下来通过观看视频,同学们了解到制作过程要遵循基本的美学构图原则,注意营造空间感和透视感,构图上一般遵循上紧下松、前紧后松的布局原则进行设计,并对场景边缘进行融合处理,是增强空间感和美感的关键。此外,据主持人介绍,微景观的制作有许多要领需要掌握,高低搭配和疏密布置等。将较高的物品摆在边缘,可以从外部观看时景观感觉更加饱满,不会显得空洞。
通过学习和了解了相关知识后,大家十人围一桌纷纷开始动起手来,每个人在选取小摆件的时候,都仔细挑选并搭配,以布置出最独特最精巧的景观。每一位同学从开始的不知所措到渐渐的思路清晰,再到后来的愈加熟练。大家在纸板上一一放上摆件、泥塑,随后小心翼翼地覆盖上苔藓,喷洒一点清水......指尖灵巧摆弄下,精致的微景观就做好了,在兴奋中不断完成了他们的作品,增强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也提高了与他人的沟通、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同学们的作品生动形象、思维创意新颖,结合了我院专业特色,空地景观设计和原有景观改造设计,都能看出同学们对校园的感情投入,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对校园文化的弘扬与传承,
选择“景观”作为载体,有以下原因:景观是人居环境的一部分。景观本身就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而形成的人居环境的一部分”,我们生活于其中并无时无刻不容身在景观环境中。我们体验景观功能性带来方便的同时,通过这种耳濡目染的宣传与渗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深入到我们心中。
整场活动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结束,同学们相互分享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合影留念。微景观DIY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为保持传统文化与民族地域特色提供支持。其次,给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景观化从抽象到具体的营造方式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肯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亲自动手体验制作微景观,而最为享受的是,制作的过程中,整个人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来,看到成品出来时,是一种巨大的喜悦。
此次活动圆满成功,展示着同学们的精彩创造力与专业设计能力,为喜爱设计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切磋和交流的平台。开辟出一条“艺家人”对信院表达热爱之情的新思路。此类活动能更好地为“艺家人”在双院育人模式下不断开拓视野、锻炼能力,收获完满人生,指明未来事业的发展方向,达成人才与市场的良好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