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作为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拥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凝聚着先民的智慧,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碑刻传拓技艺,是印刷术发明之前中国创造的文献复制技术,已传承千年之久。2019年6月15日,艺术传媒学院的志愿者们再次来到太谷县的寺庙,对寺庙的石碑传拓,看似枯燥的工作,在志愿者们的眼中却十分有趣。

品非遗之美
六月的天,炎热无比,依旧抵不住大家的热情,一路上说说笑笑,积极探讨,查找相关资料,尽量作出做好的拓片。在寺庙前,志愿者们一手拿棕刷,一手拿扑子,认真刷石碑,再进行铺纸,然后上墨,拓印既是小众的,又是高深的,涉及考古测绘、绘画、雕塑等多门学科知识,应该让更多有知识的年轻人了解它并传承下去。

传拓碑文化
在传拓的过程中,上墨的环节十分重要,墨太多了会浸透宣纸,从而污染了石碑,破坏了无法复制的文物。上墨的量不够,又很难将石墨上的字顺利拓下来。所以,志愿者们的每一次上墨都慎之又慎,在揭开宣纸时又要十分小心,因为稍有不慎宣纸破碎便前功尽弃。所以志愿者们都会小心翼翼的,努力做到最好,将古老文化传承下来。

聆听历残香史
志愿者们还去了村里参观,一些老人给同学们讲解了寺庙及石碑的来历和文化历史,大家围着老人席地而坐,都听得津津有味,老人满脸的庄严及敬仰,深深地感染着每个人。当大家离开的时候,都是恋恋不舍。与老人们约定,下次还来听他们的故事,以及对中国古建筑构造的文化。

用心传承非遗
保护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印文化印迹要从身边做起,其中的文化元素仍有无可取代的价值。用志愿者们的话说,传拓是自己追逐的一个梦想,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因为石碑等无法搬进博物馆或者课本,但是传拓可以把石碑上的文字记录下来,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艺术的复制,体会她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学术价值。传承伟大的中华文明。
(撰稿:侯华艺 摄影:郝荣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