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

动态

首页 > 动态 > 正文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小学期:“文化遗产×数智科技”开辟艺工融合新赛道

发布时间:2025-07-07阅读数:


6月30日,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小学期《文化遗产专题实践》课程以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媒介创新教学实践开展。课程形式打破传统教学边界,将前沿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度融合,通过创作实践工作营多场景专题研讨云端项目实践等丰富形式,为学生提供优质实践机会

探索数智融合新路径——“撞见未来AI音视觉创作工作营

课程首周创新引入工作营的形式邀请上海戏剧学院国家文游部重点实验室张敬平教授担任导师,开启撞见未来AI音视觉创作工作营探索之旅。数媒2201-2203班和数媒(专升本)2401班全体学生,分成三个工作小组,张教授的领下,积极尝试将AI技术与文化遗产元素深度融合。工作营以生成式AI、元宇宙艺术为技术支撑,聚焦可视化编程、交互艺术创作、生成式AI应用等前沿领域,深入探索streamDiffusion、Comfyui等工具与Mediapipe、TouchDesigner的交互融合,开展实时Mapping艺术实践。

碰撞技术与文化的火花——多场景专业研讨

数字媒体教研室教师辅助张敬平教授与学生开展面对面交流研讨,从多维度深化对艺工融合与文化感知的理解。

课堂外,师生们走进乌马河非遗博物馆,通过实地参观与素材感知,近距离触摸文化遗产的温度与魅力,为后续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灵感与素材。

在美术馆内围绕“2025届数媒毕业设计科技融入”主题展开研讨,学生们就数字演艺领域的前沿问题积极提问,展现出对跨界创新的浓厚兴趣。在书院举办《AI与艺术的共舞——解码未来创作新范式》专题讲座,围绕生成式AI的爆发式发展、多模态技术的突破、视频生成进入物理建模时代等前沿动态,解析了AI如何赋能传统艺术实现数字涅槃。引导学生正视AI深度伪造带来的信任危机、算法偏见对文化多样性的冲击等问题,思考在技术快速发展的浪潮中如何守护文化基因与记忆真实,在创新实践中肩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

推动理论技术转化为创新成果——云端深化实践

接下来的一周,张教授与数媒教研室教师携手,开展云端项目辅导,推动学生将理论与技术积累转化为具体项目成果。以学习通课程资源为核心通过腾讯会议、章节学习、集体与个别指导等方式促进作品的深度完善。

本次工作营课程通过前沿技术引入、优质资源整合、多元场景实践,成功搭建了一个集学、研、创于一体的实践平台。学生不仅掌握了streamDiffusionTouchDesigner等工具的实操技能,更在AI与文化遗产的融合创作中,培养了创新思维、跨界实践能力与文化传承意识。

数字媒体教研室供稿)

撰稿:李小云校稿:杨帅校审:盛卓立编辑:张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