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艺术传媒学院《构成设计》课程“五位一体”教学改革项目在全国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2024学生项目成果展暨大赛中脱颖而出,与来自郑州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16所高校的38个项目同台竞技,艺术传媒学院学生刘璐杰最终斩获全国二等奖!

打破“知识孤岛”:课程联盟引领教育变革
高校跨学科社会创新课程联盟(简称“课程联盟”)由西交利物浦大学发起,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知识孤岛”,帮助学生从“为考试而学”转向“为解决问题而学”。通过整合课程、平台和资源,课程联盟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跨学科创新的舞台,助力他们在真实的社会问题中磨砺能力、释放潜能。随着社会对创新设计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传统的《构成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需求。艺术传媒学院教学副院长孙琪老师敏锐捕捉到这一趋势,带领团队开启了“五位一体”教学改革,通过“一中心二平台三阶三享四融合”的创新模式,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这一改革不仅打破了学科壁垒,更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到设计的魅力。


师生共创:从迷茫到闪耀的蜕变之路
在艺术传媒学院,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学院领导的支持与帮助,指导教师老师以深厚的专业功底,引导学生融合多学科知识,探索前沿设计理念,为项目注入了创新的灵魂。辅导员老师们不仅是学生的“心灵导师”,更在关键时刻为刘璐杰同学指点迷津,帮助他克服不自信,优化展示方案。刘璐杰同学回忆道:“备赛期间,我一度感到迷茫,但老师们的鼓励让我重拾信心。我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借助学校的资源,不断打磨设计方案,现场答辩的经历极大地增强了我的自信心。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有机会展示自己对于项目的深入理解和独到见解,还通过与评委的互动,学会了如何更加精准、有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的实践锻炼,让我在面对挑战时更加从容不迫,相信自己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更加自信地前行,不断追求卓越。获奖的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创新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团队的力量。”
面对大赛对创新和实践能力的严苛要求,刘璐杰深入剖析课程教学的痛点与难点,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深度融合。借助“三阶递进三享互动”的创新模式,逐步提升学生在设计实践中的综合能力,全力以赴打造一套兼具创新性与广泛推广价值的教学改革方案。


感恩与成长:刘璐杰的获奖心声与家庭支持
“这次比赛不仅是对我专业功底的考验,更是对综合素质能力的检验。”刘璐杰同学感慨道,“跨学科创新让我看到了专业的无限可能,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的方向。感谢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在设计领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光芒。”刘璐杰的父母难掩激动之情:“看到孩子在学业上的努力和成长,我们感到无比惊喜。作为一名刚入学半年多的专升本学生,没有想到能够在全国比赛中获奖,我们对此感到十分骄傲,希望他继续在专业领域发光发热,创造更多价值。”


未来展望:以创新为帆,驶向教育新蓝海
艺术传媒学院将以此次获奖为契机,继续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最好的服务,希望学生将来走出校门,成为一个快乐的人,成为一个能够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正能量的人。学院也将继续加大对教育教学创新的投入,鼓励学生勇敢探索未知领域,培养更多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撰稿:曹炜焱 张雨婷 供稿:艺术传媒学院团总支宣传部 摄影:刘璐杰 责任编辑:任海仙 秦晓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