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数字媒体教研室全体教师在三达书院举行本学期第四次《梦想与实践》读书分享会,围绕彭鸿斌董事长著作第四章“商科教育”展开深入讨论。教师们结合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在AI时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陈永哲老师结合书中案例分享到:“数字媒体行业迭代迅速,我们的课程应当紧扣市场脉搏,通过企业真实项目进课堂,才能让学生练就过硬本领。”畅通老师补充道:“书中提到的'低开高走'培养理念让我深受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分层项目任务,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都能在创作中获得成长。”杨帅主任总结认为:“正如书中所言,教育的价值在于点燃热爱,我们要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项目,帮助每个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创作方向。”

分享会后,教研室集体学习了《害怕没人等待而不敢系鞋带》等三篇集团精神文件。通过分析当前教育环境中“单一评价体系”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教师们深入探讨了如何优化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培养方案。文件引用的北大林小英教授观点引发思考:“如果教育仅以成绩衡量成功,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将被扼杀。”结合晋中信息学院学生陈明焕的案例,教研室提出“以兴趣驱动学习”的教学策略,鼓励学生通过短视频创作、游戏设计、数字艺术等实践项目探索个人风格。

通过本次研讨,教研室进一步明确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方向。未来将着力打造开放包容的教学环境,鼓励学生在数字艺术领域大胆探索,用创意和热情描绘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正如书中所言:"热爱可抵岁月漫长,亦可让平凡绽放光芒",这正是数字媒体艺术教育的真谛所在。
(数字媒体教研室供稿)
撰稿:刘佳郡,校稿:杨帅,校审:孙琪,编辑:张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