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交织碰撞的当下,AIGC技术正成为弥合学科边界、激活传统产业的新引擎。如何以创新之力为传统产业注入新活力,是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责任的关键课题。本学期,为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学科交叉创新,艺术传媒学院《品牌与策划》课程携手冲突营销学院精英班,以本地百年品牌老高家黄酒为实践载体,开启了一场融合“冲突理论+品牌设计+AIGC智能创作” 的跨学科教学实验。
两院师生团队深入剖析传统黄酒行业在新时代面临的冲突与机遇,以非遗文化传承为根基,以年轻化、高端化为突破口,将市场洞察转化为具象化品牌设计方案,为非遗黄酒的年轻化破局提供解决方案。经过双方深入研讨,敲定 “三线并进” 实施路径。精英班分为三个小组,分别对接24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品牌与策划》课程的三个班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主题与需求。
在实践过程中,冲突营销学院精英班围绕老高家黄酒的市场定位展开深度调研,提炼三大核心冲突: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需求的断层、地域文化认同与全国化扩张的矛盾、低度健康属性与年轻群体认知不足的落差等。《品牌与策划》课程学生以此为切入点,结合品牌历史底蕴与非遗技艺,设计出涵盖logo更新、IP延展、包装焕新、数字化传播等多维度的解决方案,力求在冲突中挖掘品牌差异化价值。
视觉2401班对接杨艺敏老师项目小组,该组重新定义了老高家黄酒的品牌定位,将核心受众精准聚焦于年轻消费群体,创新性地将水果口味与“气泡微醺”概念巧妙融合,打造独具吸引力的包装主题。在视觉呈现上,团队深挖传统文化元素,以杨家将人物为原型,运用国风插画风格,塑造出极具辨识度的品牌视觉符号。此外,团队重磅推出“轻养”系列产品,特别设计50ml精致小瓶装,精准适配不同职场与社交场景。在创作过程中,通过与冲突营销小组紧密协作,运用AI工具开展高效头脑风暴,快速生成概念草图并进行多轮优化迭代,实现了创意设计与营销策略的无缝对接,为品牌方提供了兼具艺术性与商业价值的完整解决方案。

项目一组聚焦年轻消费群体




项目一组设计作品
视觉2402班与程海老师项目小组成功对接。该小组将黄酒创新性地开发为一系列药酒,分别命名为 “黄芪坊”“红枣坊”“连翘坊”,并提出在包装中体现 “1+1>2” 的独特营销理念。这里的两个 “1”,分别代表着黄酒与特定的药材,旨在借助药酒的形式,将黄酒的健康属性进行深度凸显。在设计要求方面,需在酒瓶底部巧妙融入忻州代县雁门山、黍米以及药材等具有地方特色与产品关联性的元素。设计过程中,全班同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分小组积极探索,利用 AI 生图工具展开创作。最终,在字体设计、标志设计、IP 设计、海报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等多个方面,都呈现出了精彩的方案,充分展现了同学们的创意与才华,也为项目的推进贡献了丰富多样的设计思路与成果。

项目二组聚焦黄酒药用价值




项目二组设计作品
视觉2403班对接阮啓源老师项目小组,该组将品牌聚焦于职场与商务化风格,为老高家黄酒注入现代商业美学新活力。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们精准对接这一需求,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运用AIGC相关技术,完成了黑金系列等商务风格的设计作品。他们设计了简洁而富有力量感的黑金系列商务风格logo,通过字体设计强化品牌的专业形象,包装设计则采用高端材质与精致工艺,彰显品质感。平面海报设计融合商务场景与黄酒元素,营造出现代精英的品质生活氛围。学生们在设计中巧妙运用AIGC技术,不仅提升了设计效率,还为作品注入了前沿科技感,使传统黄酒文化与现代商务需求完美融合,展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创新诠释与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

项目三组聚焦黄酒商务需求

项目三组设计作品
此次联合授课项目进一步深化了学院产教融合,形成“理论研习—市场调研—策略设计—成果落地”的全链条教学模式,是艺术传媒学院跨学科协同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学生们在真实商业项目中锻炼,深入理解品牌营销传播的底层逻辑,学会从消费需求出发,以创意设计回应市场挑战。这种‘真实项目进课堂’的模式,促进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了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应用的无缝对接,对于AIGC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也为学生日后成长为具备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艺术设计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艺术设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样板。
(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
撰稿:卫梦瑶,校稿:孔霞,校审:孙琪,摄影:刘静,编辑:张晓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