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山西分中心成立大会在山西传媒学院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探索山西特色文化背景下高校教育革新:人工智能+专业建设/课程实践”为主题,旨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山西特色文化的深度融合,促进高校教育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发展。艺术传媒学院数字媒体教研室主任杨帅、视觉传达设计教研室主任孔霞、动画教研室主任贺跃龙、环境设计教研室主任范钱江等教师参与此次交流会。
大会海报
本次研讨会由山西传媒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院长隋津云教授主持,邀请了山西传媒学院王红叶副校长、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君理事、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副院长武小明教授、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迟海亮经理、山西枫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李永军总经理作为主讲嘉宾,会议通过学术交流与主题发言的形式进行。
王红叶副校长讲话
隋津云教授讲话
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成立君理事说到中国人工智能艺术教育协同创新平台的成立,旨在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引发的艺术设计教育变革,搭建全国各艺术与设计专业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同时,也鼓励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跨学科融合,如将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艺术课程相结合,形成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
成丽君理事讲话
在研讨交流环节,来自山西省内的14所高校——山西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师范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科技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山西传媒学院、晋中信息学院、山西工商学院、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山西工程科技职业大学、山西艺术职业学院以及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的专家学者们齐聚一堂,结合山西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资源,探讨了如何将这些元素有效地融入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建设与课程实践中。他们分享了各自学校在这一交叉领域中的创新举措,包括开设融合课程、建设特色实验室、推动产学研合作以及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传承和发展山西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实践案例,为推动山西乃至全国高校在人工智能与艺术教育融合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借鉴。
会上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美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副院长武小明教授说到高校需要以跨学科、跨领域的方式重新审视现代数字艺术与设计,并在山西特色文化背景下,建议高校在专业课程中融入人工智能技术,如数字媒体艺术、动画设计等,通过技术赋能,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武小明教授讲话
邀请的行业专家北京迪生数字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迟海亮经理以“人工智能与动作捕捉技术:影视特效的新纪元”为题,阐述了人工智能如何优化动作捕捉过程并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动作捕捉技术的结合如何推动影视行业的创新。
迟海亮经理主题发言
山西枫芸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李永军总经理以“探索生成式AI如何革新动漫创作”为题,阐述了随着生成式AI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动漫创作将实现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转变,并能通过深度学习和数据分析,优化剧情设计和角色塑造的新形式。
李永军总经理主题发言
在随后的圆桌会议中,我院数字媒体教研室主任杨帅老师代表晋中信息学院进行了深入交流。她围绕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结合山西特色文化背景,探讨了高校教育在人工智能与专业建设、课程实践方面的革新路径。杨帅主任指出,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应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如通过智能教学系统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定制。在课程实践方面,建议加强校企合作,引入真实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人工智能技术和数字媒体艺术创作的融合应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数字媒体教研室主任杨帅发言
通过参加本次研讨会,我院教师确实受益匪浅。他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艺术、动作捕捉技术等前沿领域的最新动态,还就如何将这些先进技术融入高校教育、推动专业建设与课程实践进行了深入学习。此外,与来自山西省个高校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的交流,也让教师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他们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应用到今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为推动我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嘉宾合影
未来,我院将积极采纳并实践在研讨会中学到的先进理念与方法,致力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全面升级与转型。我们将深化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推动课程体系的革新,增设与AI相关的前沿课程,以增强学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思维。此外,我院还将加强与企业、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实训机会,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艺术传媒学院供稿)
撰稿:孟洁 校稿:杨帅 校审:盛卓立 编辑:张晓龙